TBM专访方南博士:单细胞测序技术为肿瘤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发布时间:Aug 3, 2022 12:42:51 PM更新时间:Aug 3, 2022 12:42:51 PM


方南博士是新格元生物科技(Singleron Biotechnologies)有限公司的创始人、董事长以及首席执行官。在2018年创立新格元之前,方南博士曾在QIAGEN德国总部负责NGS及单细胞产品开发,拥有在德国、美国和中国的多年团队管理经验及公司策略、并购及整合经验。回国创业先后荣获“2020年《福布斯》中国科技女性50强”、 “2021年《福布斯》商界20位潜力女性”等多项荣誉称号和奖项。

 

在美国爱荷华大学攻读完免疫学博士学位之后,去德国QIAGEN工作,最后又回到中国工作创业,方南博士一直都在寻求新的挑战。她拥有丰富的产品研发、成果转化和管理经验,“让先进的技术服务于人类健康”是方南博士选择自主创业的坚定信念。


问题一:您为什么选择单细胞测序领域创业,新格元单细胞测序的优势在于?

“高通量单细胞测序技术虽然非常新,从2015年第一次在实验室面世之后就在转化医学研究中迅速得到广泛应用,给疾病的发生发展机制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新认知。特别是对肿瘤这样异质性和复杂度都非常高的疾病中,在单细胞精度上的解析可以为肿瘤研究,临床诊断或者药物开发带来全新的思路。新格元创始团队在单细胞测序领域里有多年产品和技术开发的经验,新格元成立之初,我们就意识到单细胞测序在临床中应用的前景越发清晰,然而市场上的商业化产品在临床转化方面仍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亟待更好的产品来满足临床转化的需求。而我们自信可以开发出更加适合临床的单细胞解决方案,让单细胞测序能够更快地用于临床、药物开发和健康管理。这是我们2018年成立新格元的初衷。” 方南博士说到这里显得特别自信并充满期待,直击目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发展的迅猛形势。

 

新格元有一支强大的跨学科研发团队, 成立后迅速自主开发并生产出包括自动化仪器, 微流芯片,试剂耗材,分析软件和数据库的一站式的单细胞多组学测序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我们不断推陈出新,开发出深度契合临床和药物开发需求的全方位解决方案。


 问题二:新格元单细胞多组学产品布局是什么样的?未来会如何发展?

“公司产品设计和开发的宗旨始终围绕于切实的临床需求。单细胞多组学是我们近期产品开发的重点之一。目前,单一组学技术获得的信息已不足以支撑各类研究,挖掘最深入的信息,因此多组学结合应运而生。针对单细胞测序技术而言,单细胞转录组测序是基础,获得单个细胞的表达信息,确定细胞类型,发现异质性。但单细胞转录组要求新鲜样本解离成单细胞悬液,而很多临床样本冷冻保存,这就限制了单细胞转录组的应用。因此我们开发了单细胞核转录组测序产品以突破样本限制;对免疫研究来说,更为关注的是免疫细胞的信息,因此我们推出GEXSCOPE®免疫受体试剂盒捕获免疫组库;对于之前的单细胞转录组技术,获得的是某一时间点转录情况,但对于发育等研究来说,在时间线上的变化非常重要,我们推出了DynaSCOPE海量单细胞动态监测试剂盒,准确提供转录本在时间上的动态变化,了解细胞中的RNA哪些是新生成的,哪些是旧的。这些单细胞产品可以从多角度精细刻画生物发育和疾病中的细胞异质性、鉴定稀有细胞亚型和状态、验证新的biomarker。


说起自家产品,方南博士如数家珍,紧接着她又说到“我们在今年6月份又推出了CLindex 单细胞多样同测试剂盒,可以极大的减少单细胞测序成本,8月份刚推出AccuraCode®高通量药物筛选RNA建库试剂盒,多款试产品的诞生,使得单细胞多组学联合分析应运而生,成为打开和解读单细胞世界的得力工具。”

 

“一站式,自动化的单细胞平台是把单细胞技术向常规临床应用转化必不可少的环节之一。我们先后推出了Singleron Matrix®来完成单细胞的自动分离和核酸捕获,推出Singleron PythoN实现自动化组织解离。在未来,新格元在打造单细胞多组学平台的同时,也会不断实现单细胞测序流程的自动化,希望我们的平台能够真正做到让客户的单细胞测序流程可以做到’样本进,报告出’。”


问题三:介绍了那么多单细胞多组学的产品,那么单细胞在肿瘤研究中有哪些应用?


由于肿瘤异质性等原因,现阶段肿瘤治疗还有不少问题等待解决,推进肿瘤精准治疗的进程。单细胞测序技术可以揭示单个细胞的状态和自身的功能特征,避免了传统基因组技术平均信号产生的结果误差,运用单细胞测序来研究肿瘤就成为目前最有效的研究方法。目前单细胞测序技术已经在研究肺癌、卵巢癌、结直肠癌、脑胶质瘤、儿童室管膜瘤、神经母细胞瘤、鼻咽癌等领域有着丰富的成果。

 

“我们就以肺癌为例,今年5月份上海肺科医院周彩存教授团队利用我们新格元单细胞技术,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杂志上发表了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单细胞研究成果。该试验分别从肿瘤细胞异质性、基质和免疫细胞表型、浸润以及相互作用微环境等多个方面全面表征了晚期NSCLC患者的疾病特征。细胞组成、染色体结构、分化轨迹,以及胞间信号网络等方面基于不同的患者来源的肿瘤,都存在显著的异质性。”方南博士继续说道:“该研究还首次发现了肿瘤异质性和肿瘤相关中性粒细胞之间的关联性,为中性粒在NSCLC中的功能研究和其在免疫治疗疗效中的潜在预测作用打开了新的视角。单细胞测序影响了癌症研究的许多领域,并提高了临床专家对肿瘤内异质性、肿瘤微环境、转移和治疗耐药性的认识,为临床专家们在新一代的诊断和治疗方案中助力。”


“在肿瘤研究和临床转化领域,创新的单细胞测序技术打开了一扇新的知识之窗, 带来了大量前所未有的更多更精准的信息。我们期待着利用我们在单细胞平台产品开发方面的技术优势,和领域内的临床专家们一同把这些新的知识和见解转化到可以让患者切实受益的诊疗方案中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