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交流,凝聚共识,激发创新,推动整合|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第九场)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2-5-12 17:21:45更新时间:2022-5-12 17:21:45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也已写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践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与领域内优势企业共建、共享科技创新生态圈。


鉴于近期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延期举办,但相识、交流、合作不能因疫情而阻隔。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筹备“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系列免费公益活动,旨在发挥学会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邀请领域的学术和临床知名专家及领域上、中、下游创新企业合作伙伴,搭建线上小型化、深度沟通、问题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沟通平台。


2021年11月19日晚,专委会组织举办了第九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


图片


本期线上活动邀请到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杨朝勇教授 、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教授、海军军医大学陈磊教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黄岩谊教授、华侨大学医学院柯荣秦教授、中南医院单细胞技术与肿瘤液体活检中心李硕博士、联川生物何炳楠博士 、北京百奥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胡学达博士、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贵波博士、墨卓生物科技(浙江)有限公司徐云飞博士、10x Genomics赵琳琳经理,共同就“肿瘤单细胞测序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探讨。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图片


第一环节由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教授主持。


首先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杨朝勇教授代表单细胞专家工作组致辞表示单细胞技术自2009年问世以来,2013年被评为“年度技术”,越来越多应用到基础和临床研究等方面,特别是在肿瘤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成为当前国际研究的热点,本期是单细胞主题第二期座谈会,衷心希望通过系列座谈会能够进一步加强交流,凝聚共识,更关键是激发创新,推动整合,不断促进单细胞领域深度及广度的发展!


专委会办公室梁婷老师介绍了肿瘤标志专委会及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情况,专委会已成功组织八期医研企座谈会,期待第九期精彩探讨。


本次座谈会精心准备了八个方面的问题,各位专家围绕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第一个问题:除了测序,单细胞还能做什么?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黄岩谊教授提出大家关心单细胞是因为它作为最小的构成生命体的单元,大家想知道这一个和另外一个单细胞有什么区别。单细胞测序的时候主要是转录组和基因组,还能在三个层次进一步深入:第一个层次是单细胞与周围细胞的关联,希望有空间的信息。可以是二维的像空间转录组,也可以是三维的,还可以是染色质、DNA水平的。第二个层次是获取单细胞的蛋白质信息。第三个层次是单细胞的动态行为能不能被快速、完整、无创的记录到,也就是发展新的成像方法能够使一个单细胞或者很多单细胞动态的变化过程,对外界刺激的响应过程,能够以高度精确的方式记录下来,回溯的时候不仅可以看到细胞与细胞之间的区别,还可以看到经过时间的变化发生怎样的演化。这三个层次超越了目前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的水平,这些方面基础科研的深入可能会催生新的产业,最终应用到临床上。


第二个问题:单细胞对新靶点、新药研发有什么价值?北京百奥智汇科技有限公司胡学达博士介绍百奥智汇从疾病单细胞图谱到颠覆性治疗,建立了基于单细胞机理研究平台的新药研发,基于生物信息学的大数据平台及软件开发,并且建立了世界上最大的单细胞转录组参考数据库(OmniBrowser),对新药靶点的发现提供了非常大的支持。


第三个问题:单细胞通量问题的探究以及单细胞技术如何临床转化?中南医院单细胞技术与肿瘤液体活检中心李硕博士介绍中心循环源标志物与肿瘤精准诊疗,在汪付兵教授带领下以临床问题导向,建立肿瘤分子与数据科学研转平台,目前中心主要开展膀胱癌组织、血液、尿液细胞图谱研究,致力于膀胱癌的临床转化研究。


第四个问题:从单细胞测序的产业格局层面,值得关注的方向是哪些?华侨大学医学院柯荣秦教授介绍国内最近国家单细胞技术平台型企业密集获得亿元投资,头部企业已开始战略布局单细胞空间组学技术。柯荣秦教授提出单细胞转录组测序/空间转录组测序+RNA原位测序技术及原位捕获异位检测技术均值得关注。


第二阶段由北京大学前沿交叉学科研究院黄岩谊教授主持。


第五个问题:创新的单细胞新技术、新方法,如何助力单细胞测序的多场景应用?10x Genomics赵琳琳经理介绍未来单细胞技术、空间技术、原位测序技术将独立存在,10x Genomics提供的技术可以应用在单细胞测序的各个场景。


第六个问题:空间组学是否会取代单细胞多组学?海军军医大学陈磊教授分享肝细胞癌是高度异质性的恶性肿瘤,课题组深入研究肿瘤复杂微环境演进的空间规律,空间组学技术用于肝癌复杂微环境的分析非常必要。此外课题组在肝肿瘤内三级淋巴结结构的空间解析,功能亚群分布的空间异质性也进行了深入研究,发现肿瘤异质性变化非常大。目前空间组学技术还没有办法取代单细胞多组学,主要在分辨率、分析通量、对样本的要求、多组学技术的整合方面还存在一些局限性。


第七个问题:自主创新的单细胞新技术、新方法,如何助力单细胞测序的多场景应用?深圳华大生命科学研究院李贵波博士介绍了华大单细胞DNBelab C4技术,可实现高通量、低成本、一站式单细胞组学研究的全流程技术平台;另外华大纳米级分辨率空间组学技术Stereo-seq可实现超高通量、超高精度的全景式时空组学数据。


第八个问题:单细胞技术价值以及瓶颈是什么?上海墨卓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徐云飞博士分享单细胞技术的价值毋庸置疑,在揭示细胞异质性方面可以对细胞研究带来颠覆性的研究思路。推出针对微生物样本的“高通量单微生物测序”,解决了单细胞测序样本类型单一的瓶颈;还有一些瓶颈如成本昂贵、组学不够丰富等,都有相应的在研管线在推进。一直致力于开发更好的单细胞产品推动整个平台技术在更广阔的科研、制药、临床等领域落地。联川生物何炳楠博士提出单细胞研究的几处瓶颈:一是解离结果的好坏是单细胞实验成功与否的先决条件,后期算法的优化不如解离条件的优化来的直观。二是单细胞生信软件有600+,且无权威的标准,导致分析结果各异,难以复现。三是目前主流平台的单细胞转录组测序信息无法定位到转录本。四是商业化的表观遗传角度仅有ATAC-seq,仅能反映染色质开放区域。


最后黄岩谊教授总结非常感谢莅临出席本次医研企座谈会的各位专家,通过这次座谈会大家看到了单细胞研究可以和肿瘤临床进行结合并且已经展现了很好的前景,我们相信大量单细胞研究得到的信息一定会对肿瘤的诊断、治疗和预后监测起到革命性的变化。此外空间组学的发展虽然有很多不如意的地方,但正因为挑战的存在才会有进步。期待下次线下畅谈单细胞领域发展!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感觉非常有收获,意犹未尽。


专委会也将继续组织好系列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不打广告、不吹成绩,以问题为导向,邀请肿瘤标志物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及企业专家一起剖析问题,碰撞解法,并推动更深入的合作。
    

本次活动由肿瘤标志专委会办公室梁婷和杨琼瑶组织,欢迎更多企业和我们联系,选择参加活动的主题!期待后继场次更多精彩讨论!(办公室电话029-8365550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