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赋能、合作、发展的单细胞领域 | 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第八期)圆满举办

发布时间:2022-5-12 17:14:07更新时间:2022-5-12 17:14:07

国家“十四五”规划明确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服务企业创新发展也已写入中国科协《学会学术工作要点》。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践行“促进产学研深度融合”理念,推进基础研究、技术开发、临床验证、产业发展全链条的合作与整合,与领域内优势企业共建、共享科技创新生态圈。


鉴于近期疫情“外防输入、内防反弹”的压力持续增大,2021年中国肿瘤标志物学术大会暨第十五届肿瘤标志物青年科学家论坛(CCTB)推迟至12月10日-12日举办,但相识、交流、合作不能因疫情而阻隔。为此,中国抗癌协会肿瘤标志专委会积极筹备“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系列免费公益活动,旨在发挥学会的技术资源、科研资源及医疗资源优势,邀请领域的学术和临床知名专家及领域上、中、下游创新企业合作伙伴,搭建线上小型化、深度沟通、问题导向的医研企合作沟通平台。2021年11月11日19:00,第八期“TBM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圆满举办。


图片

本期线上活动由中山大学肿瘤防治中心曾木圣教授、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杨朝勇教授、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教授、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教授、清华大学古槿教授、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宫玉艳博士、青岛星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洪铉哲先生、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BD)单细胞业务负责人刘春海博士、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间转录组项目总监刘国静博士、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嘉成先生、基因慧创始人/CEO汪亮先生、华大基因肿瘤事业部技术研发经理汪智蛟博士、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周运来先生共同就“单细胞测序技术创新与临床应用”这一主题展开激烈的探讨。

《 专家介绍 》

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图片

会议由杨朝勇教授主持,杨朝勇教授致辞表示单细胞检测技术是一项新兴的技术之一,但在肿瘤、生育等很多领域发挥着颠覆性的作用。并将吸收单细胞领域优秀的专家组建单细胞专家工作组,形成共同发展的平台,有个共同的家,为单细胞领域发展做贡献。


肿瘤标志专委会副主任委员曾木圣教授致辞表示单细胞领域是目前非常前沿的领域,大家非常重视,但也存在很多需要大家共同探索的问题,包括利用单细胞技术需要解决的科学问题,还有单细胞本身包括空间转录组、多组学等技术层面问题。特别是在单细胞领域医研企合作交流在以往比较缺乏,希望通过系列座谈会活动有效促进肿瘤研究领域单细胞技术合作,让临床更好的用上单细胞技术,解决更多科学和临床应用问题。


专委会办公室杨羊老师介绍了肿瘤标志专委会及TBM线上医研企合作座谈会情况,特别介绍了在多位临床专家倡导和发起下,专委会将全面启动《肿瘤分子诊断标志物典型应用案例集》工作,主要针对临床指南还没有统一诊疗方案的难治性肿瘤,结合NGS测序在MDT+MTB指导下进行的诊治成功的疑难案例,尽快填补国内分子诊断标志物临床案例领域的空白。


本次座谈会精心准备了十个方面的问题,各位专家围绕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进行了充分的交流讨论。


第一个问题:单细胞对新靶点、新药研发有什么价值?清华大学古槿教授结合课题组与上海东方肝胆外科医院合作研究发现肝癌免疫治疗新亚群与新靶点,利用单细胞技术可以更好的定义新亚群。另外与天津血研所合作对初诊-残留-复发序贯样本约16万单细胞进行动态分析。古槿教授提出单细胞研究最后需要回馈到临床,找到新靶点及进一步找到新药,这方面单细胞研究还有很多潜力没有发挥。可以更好的结合生物信息、医学、药物、单细胞技术有机的衔接,加速成果的发展应用。


第二个问题:单细胞技术的价值和用于临床的瓶颈是什么?碧迪医疗器械(上海)有限公司(BD)单细胞业务负责人刘春海博士指出,与流式细胞术和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路径类似,单细胞技术未来在肿瘤伴随诊断等精准医疗领域有非常高的临床应用价值,随着技术的持续发现、成本的不断降低、稳定性和操作便捷性的提升,最终能够实现从科研到临床的转化。


第三个问题:创新的单细胞新技术、新方法,如何助力单细胞测序的多场景应用?苏州德运康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CEO李嘉成先生介绍了自主创新的单细胞测序新技术Paired-seq如何突破现有国际单细胞测序技术的泊松分布原理限制,大幅提高单细胞的捕获效率,减少细胞、编码微球和试剂的浪费,并通过对 “活腔体“的清洗,排除细胞悬液碎片及背景RNA的干扰,实现对几百到几千个细胞的单细胞分析。临床应用上,公司通过对循环稀有细胞(如CTC)进行富集后,在其痕量单细胞测序平台Digital-seq上进行全基因组和转录组的单细胞测序,可以在肿瘤和优生优育等领域进行基于单细胞的液体活检,有望在临床应用场景上带来前所未有的价值。在超高通量科研应用场景上,公司新技术Well-paired-seq突破泊松分布原理,有望大幅降低单细胞测序的成本。


第四个问题:国产替代进程中,如何更好地满足客户需求,“技术创新”vs.“拿来主义”?清华大学生命学院王建斌教授从两个层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一个层面是国产替代,需要找到一个明确目标,国产单细胞产品很少有基于类似10X“液滴”的产品,更多是以“微坑”的产品,国产替代需要更多借鉴,像仿制药一样,找到最好的东西,将每步做到很好。另外一个层面是真正的创新,做超越的技术产品。并回顾了国际单细胞主流技术的发展历程,分析10X之所以能够成功,最主要的原因是系统的稳定性。用户最看重的也是稳定性和可重复性,并不是成本的降低。


第五个问题:空间转录组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能否实现转化,限制在哪里? 北京诺禾致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空间转录组项目总监刘国静博士指出空间转录组技术是继单细胞测序技术上又一技术突破,通过结合组织形态学信息和测序技术,实现了空间分辨率基因活跃度的检测。该技术目前主要是在基础科研领域应用比较广泛,尤其是发育,肿瘤微环境,神经疾病的研究方面,提供了组织结构的全面认知。基于该技术的特点,它在临床研究中的应用前景主要体现在:发现新的肿瘤标志物、寻找新的治疗靶点、辅助疾病分型。局限性主要有:目前大多空间技术局限在RNA水平上,如果能实现DNA和蛋白的突破,其价值更大。


第六个问题:肿瘤药敏检测中,拉曼组等单细胞代谢表型组技术,与单细胞基因组或转录组测序技术,如何互补合作以服务医患?中科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徐健教授介绍了“肿瘤拉曼组”概念,以及基于拉曼组的肿瘤单细胞药敏表型检测新技术D2O-CANST-R。该技术具有快速、低成本、单细胞器精度、识别耐药癌细胞、体现抗癌机制、可对接单细胞分选和测序等特色。青岛星塞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洪铉哲先生指出拉曼组技术及单细胞拉曼分选耦合测序系统(RACS-Seq)、高通量流式拉曼分析分选仪(FlowRACS)等新装备在肿瘤单细胞检测领域拥有广阔的应用前景,也可以进一步和器官芯片等技术相结合,实现基于单细胞代谢表型组的肿瘤原位快检。


第七个问题:单细胞测序的临床应用备受关注,肿瘤上最近的应用切入点是什么?北京寻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医学总监宫玉艳博士分享了寻因生物为实现单细胞技术的普适化而搭建的从组织保存解离至最终数据分析的全链条产品及服务,尤其是微孔法和液滴法双自研单细胞分离和标记平台;指出过去主要从组织中的肿瘤细胞寻找药物靶点,寻找用药和预后评估biomarker。然而,肿瘤是高度异质性的,肿瘤的发生发展与其周围微环境密切相关。其他如“冷肿瘤”、“阻隔型肿瘤”和“异质型肿瘤”等类型的肿瘤也开始从肿瘤微环境中的各种细胞类型中寻找治疗靶点。单细胞测序能检测各种细胞类型的每个细胞的基因表达情况,为此类研究提供了高分辨率、高精度的工具,预计可以助力这些治疗方案的研究。


第八个问题:单细胞领域如何实现国产替代,解决卡脖子问题?华大基因肿瘤事业部技术研发经理汪智蛟博士分享了华大在单细胞领域的工作和成果。华大从2016年接轨10X genomics,利用自主DNBSeq平台解决测序成本高等问题。到2019年同步开发出可装进口袋的单细胞实验室DNBelab C4,能便携式、即时化、一站式完成单细胞测序全流程,可为用户提供便携、经济、体验感友好的单细胞研究整体解决方案。到2021年,创新融合DNA纳米球(DNB)技术和测序芯片开创超高分辨率空间组测序技术 Stereo-seq。


第九个问题:单细胞测序技术的实力比拼:国内vs国际,目前还有多大差距?新格元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产品部总监周运来先生结合国产单细胞技术平台创新产品,分享了对国产单细胞技术差异化发展和国内行业生态建设的理解。随着单细胞分离技术的成熟,在下一轮技术竞争中,一个主要方向是如何在多组学层面解析单细胞异质性。


第十个问题:从单细胞测序的产业格局层面,值得关注的方向是哪些?基因慧创始人/CEO汪亮先生分享了《对于单细胞产业格局的几点思考》,基于张泽民教授指导、基因慧2020年联合BD、Illumina、伯豪生物等多家机构发布的《单细胞行研报告》,汪亮先生汇总提出:单细胞是未来产业,目前仍在转化应用(科研为主)中。单细胞发展的核心是技术的优化和工具的生产成本降低。单细胞测序核心驱动因素之一是工具,进一步降低成本、提高通量、自动化是扩大应用场景的关键。未来有潜力的应用场景是辅助生殖、肿瘤新药研发。在基因慧即将发布的《2022基因行业蓝皮书》将进一步补充相关信息,欢迎关注及合作。


两个多小时的时间在与会各位医研企专家分享和讨论中很快就过去了,大家都感觉非常有成效,意犹未尽,专委会将继续组织系列医研企合作线上座谈会,不打广告、不吹成绩,以问题为导向,邀请肿瘤标志物相关领域临床、科研及企业专家一起剖析问题,碰撞解法,并推动更深入的合作。


系列座谈会活动由肿瘤标志专委会办公室梁婷和杨羊组织,欢迎更多企业和我们联系,选择参加活动的主题!期待后继场次更多精彩讨论!(办公室电话029-83655503)



热门推荐